羅賓.威廉斯主演的《變人》,是在1999年底在美國上映的科幻愛情片,現在已經是2017年,當年的想像,當然不會是今天華碩的ZENBO(家庭機器人),也不是只是智能音箱,那是什麼?
每家企業的高管,言必談AI、Big Data......到底,到底~~有多少是玩真的?有多少是打嘴炮的?其實,有打嘴炮至少代表他關心了這件事情。我不相信2025年的媒體樣貌還跟今天一樣,如果大家都還一樣,那肯定會有現在還想像不到的新媒體冒出來!
好文推薦
至於「是放在你身上的隨身裝置作個人化的服務?」,也就是上周聊到的:AI衝擊新媒體的7種可能,「如果我發明一個機器人,做為你專屬的隨行秘書,整理你有興趣的內容,含括新聞、生活資訊、好友動態,而且是唸給你聽,還隨時提醒你大小事......」。
蔡慶輝/革老子的命!革小子的命!
放在新聞媒體裡當作是機器人寫稿的工具?這不多談,這是大家都在想,也已經有些新聞媒體已經在發展,為的是提高效率、節省人力(讓真正的記者去作更深入的報導)。放在新聞發生現場的即時訊息處理?就是上上一篇所談的「AI狂潮,記者怎麼活?」,這一圈一圈的人,都可能是爆料公社的社員、PTT的社員,也都有自己的臉書、Line、WeChat,而每一支手機的資料飄向雲端,被匯聚傳送到一個機器人的腦袋裡,然後它「寫」出了有文字、照片、影片的新聞!
蔡慶輝/AI衝擊新媒體的7種可能
作者: 張默
從新聞或內容產生的線性來作思考,AI應該放在哪個階段能發揮最大或最接近需求的效益?放在新聞媒體裡當作是機器人寫稿的工具?放在新聞發生現場的即時訊息處理?還是放在你身上的隨身裝置作個人化的服務?
新功能介紹
AI的未來,有太多的想像。
你覺得,羅賓.威廉斯在你家裡出現,還有多久會實現?羅賓.威廉斯會是戴在手腕上的手錶,還是一個智能音箱?還是一個沒有具體形象存在的、植入你皮下的晶片?
DEEA289222B70507
留言列表